蟒蛇油产品:请认准 大蟒、海岛龙油、东盛弘、玉人来 几个商标
摘要: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GC)对水赤练蛇油进行了分析,从中分离出11种脂肪酸并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为水赤练蛇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袁强、许志强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系,杭州310009
关键词:蛇油;脂肪酸;气相色谱
引言:以蛇入药,在祖国医学中早有记载。近年来,又开发出许多蛇油制剂,具有明显的抗炎、消肿及治疗烫伤等作用。本实验对水赤练蛇油进行了脂肪酸成分分析,以期为蛇油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以蛇入药,在祖国医学中早有记载。近 年来,又开发出许多蛇油制剂,具有较明显 的抗炎、消肿及治疗}一1"烫伤等作用[1]。 本实验对水赤练蛇油进行了脂肪酸成分分 析,以期为蛇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一、实验材料:
活蛇购自杭州余杭蛇场,经本院中药资 源鉴定教研室鉴定为水赤练游蛇Natrix annularis(Hallowel1)。杀蛇取其脂肪体, 去除纤维,洗净、晾干。以文火缓缓熬制, 滤去油渣,收集蛇油,用适量石油醚精提除杂 后,加无水硫酸钠适量放置过夜,回收石油 腿后得黄色透明的蛇油。有特殊腥味,常温 下呈液体,相对密度0.919,折光率 ((n_{0}^{20})) 1.4719。
二、方法与步骤
- 1.脂肪酸的制备:取蛇油6g,加入 20ml (KOH / CH_{3} OH) 溶液(10%),加热回 流5小时,冷却后过滤,收集滤液并蒸去甲 醇。加蒸馏水稀释,用乙醚萃取三次,水层 加稀硫酸酸化后用乙醚萃取数次,合并醚层 水洗至中性,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夜,水浴 蒸去乙醚后得淡黄色透明的混合脂肪酸。
- 2.样品的预处理:精密称取30mg脂 肪酸.加氯仿溶解后配成10ml,吸取100ul, 加2.6ml三氯化硼一甲醇(1:3)混合溶 液,于70(的恒温水浴中加热10min,即得 混合脂肪酸甲脂。冷却,备用。
三、仪器及实验条件
- 仪器:GC-9A
色谱条件:不锈钢柱,柱长3m、内径 3mm;固定相:10%已二酸二乙二醇聚脂, 担体:Chromosorb,W.AW,DWCS80/100 目:柱温:205℃;进样器温度:260℃,载 气: (N_{2}) 、30ml7min;检测器:氢火焰离子 化检测器(FID)。
四、结果与讨论
- 1.在最佳分离条件下,从混合脂肪散 中分离鉴定了11种化合物并利用峰面积归一 化法得出各组份的百分含量。(见附表)结 果表明,水赤练蛇油中主要含有十八碳烯酸 (油酸),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十六 烷酸(棕柯酸)及十六碳烯酸(棕榈油酸) 等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 含量较高。
附表:蛇油脂肪酸GC的分析结果
化合物名称 | 分子式 | 分子量 | 百分含 $ 世 %$ |
---|---|---|---|
十四烧酸(肉豆豆酸) | $C\_{14} H\_{30 O} O 238$ | 1.6 | |
十六绕酸(标酸) | $C\_{16} H\_{18} O\_{2} 256 20.8$ | ||
十六碳酸(棕油酸) | $C\_{10} H\_{20} O\_{2} 254 10.0$ | ||
十八烧酸(裂脂酸) | $C\_{30} H\_{18} O\_{2} 284 8 . 4$ | ||
十八碳烯酸(油酸) | $C\_{14} H\_{34} O\_{2}=82 31.8$ | ||
十八碘二烯酸(亚油酸) | $C\_{10} H\_{32} O\_{2} 280 9.8$ | ||
十八碳三烯酸(亚麻酸) | $ CisHosOz 378 3.8$ | ||
二十烷酸(花生酸) | $C\_{19} H\_{40} O\_{2} 313$ | ||
5-二十碳烯酸 | $C\_{29} H\_{38} O\_{2} 310 2.4$ | ||
$5,8,11$ 二十碳三烯酸 | $C\_{20} H\_{34} O\_{2} 3n6 0.8$ | ||
$5.8,11,14$-二十碌四酸 | $C\_{20} H\_{22} O\_{2} 304 2.9$ | ||
$ 共 $ $ 它 $ | 7.7 |
-2 .蛇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润 肤等功效。外用治疗烫伤,皮肤皲裂,色素 沉着,黄褐斑,痤疮等,效果较好。近代研 究表明,蛇油富古的亚油酸、油酸及亚麻酸 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可能具有特殊的营养作用,与药物活性有一定的 关系。由于仪器检测灵敏度限制}.、有些古量 很低的成份未能检测出来,一些小峰的面积 也难以计算,这些有待进一 研究。
水赤练蛇油脂肪酸成分分析:https://www.python.hn.cn/4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