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
快乐

本博客为海南大蟒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官方博客

MENU

蛇油中游离脂肪酸成份分析及其体外淬灭单线态氧能力的研究

• April 27, 2025 • Read: 41 • 蟒蛇产品

海南大蟒科技有限公司 蟒蛇 缅甸蟒 网纹蟒 黄金蟒 树蟒 黑金网纹蟒 黑钻树蟒 水蚺 绿树蚺 森蚺 蟒蛇皮 蟒蛇油 蟒油 蟒胆 Масло питона Алей пітона Pythonöl Huile de python Питон майы 파이썬 오일 Pythonolja น้ำมันงูหลาม Python yağı Python oil Snake oil Yılan yağı น้ำมันงู Змеиное масло Schlangenöl Huile de serpent Жылан майы ヘビ油 스네이크 오일

蟒蛇油产品:请认准 大蟒海岛龙油东盛弘玉人来 几个商标

摘要:本文以蝮蛇和乌梢蛇的混合蛇油为检材,采用气相色谱 - 质谱法对其中的游离脂肪酸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蛇油含有多种饱和、单不饱和及多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最丰富,ω-6 系列与 ω-3 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在理想范围内。同时利用微弱发光检测技术研究蛇油体外淬灭单线态氧的能力,发现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较明显的抗氧化功能。

注:本论文的编写者之一的北京清华大学的周华峰教授在江苏隆力奇与我们海南大蟒科技有限公司洽谈蟒蛇油源料采购的时候,曾随江苏隆力奇团队一起来过海口,我们也曾请周华峰教授为我们做过蟒蛇油源料检测,周华峰教授的反馈是我们蟒蛇油无论从营养物资含量还是油脂味道上,都比其他蛇油都要优秀。

关键词

蛇油;游离脂肪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淬灭;单线态氧
作者:刘一唯、杨成对、陈培榕、周华峰、段明星
单位:1.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北京1000842. 清华大学分析中心,北京100084

研究背景

蛇油为蛇的脂肪(蛇肉)经炼制提取而成。蛇油的应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入药始见于《五十二病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蛇油的功效:说明蛇油渗透力强,并且有消肿毒的作用,中医常用蛇油来治疗冻疮及烫伤。近年来,蛇油因其对皮肤粘膜有较强的亲和渗透性,易被皮肤吸收,且具有加速皮肤新陈代谢、增强细胞活力、抗皮肤衰老、增加光泽等功效,被广泛用于各种美容护肤产品。

目前对蛇油中的成分及其含量等的研究极少,蛇油抗氧化性能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了更广泛地对蛇油进行开发利用,本文着重对蛇油的成分及其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材料与方法

仪器与药品

  • 气质联用仪(DSQ美国热电公司)
  • 气相色谱仪(HP-6890美国安捷伦公司)带氢火焰检测器
  • 微弱发光测量仪(BPCL-4型,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蛇油(蝮蛇和乌梢蛇的混合蛇油,由江苏隆力奇公司提供)
  • 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四烯酸(99%, sigma公司)
  • 其他试剂:甲醇、正己烷、次氯酸钠、过氧化氢、四氢呋喃均为分析纯,三氟化硼-乙醚皆为化学纯

脂肪酸甲酯化

蛇油甲酯化过程

称取100mg蛇油,置于10ml具塞试管中,加入2ml 0.5mol.L⁻¹的KOH-甲醇溶液,密封,置50℃水浴中振摇至小油滴完全消失,再加入2ml 14%的三氟化硼-乙醚溶液,混匀,置50℃水浴中放置5min,冷却后加2ml正己烷和2ml饱和NaCl溶液,振摇分层,取上清液备用。

几种脂肪酸的甲酯化

分别称取40mg油酸、棕榈酸、20mg硬脂酸和10mg花生四烯酸置于10ml具塞试管中,以下步骤如同蛇油甲酯化所述,得到的上清液备用。

分析条件和方法

DSQ色谱-质谱分析条件

  • 色谱柱:pH-5(30m × 0.25mm × 0.25μm),由美国安捷伦公司提供
  • 程序升温:初温50℃,保持2分钟,以10℃/min上升到300℃,保持30分钟
  • 进样口温度:320℃;流速:1ml/min;不分流;进样量:1μl
  • 电子轰击源(EI), 70eV;离子源温度:230℃

HP-6890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 色谱柱和程序升温条件与色谱-质谱分析中的色谱条件完全相同,不分流;进样量:1μl
  • 氢气流量为40mL/min;空气流量为400mL/min;检测室温度为300℃

分析方法

在上述条件下对甲酯化的油酸等和甲酯化的蛇油分别进行GC-MS分析。通过计算机检索完成各色谱峰的定性工作,匹配度高于900。以油酸甲酯为例,利用保留时间定性法对蛇油总离子流图中的色谱峰进行指认,得到了验证。

蛇油体外淬灭单线态氧能力的研究

  • 反应式:NaClO + H₂O₂ → NaCl + H₂O + O₂(¹)
  • 使用BPCL-4型微弱发光测量仪,应用640 nm的滤光片使光子计数达到最灵敏程度
  • 样品溶液配制:将蛇油溶于四氢呋喃溶剂中,分别配成体积分数为1%、5%、10%、20%、40%、60%、80%的样品溶液
  • 测量条件:采集间隔1s,收集时间100s。在测量杯中依次加入2 mL次氯酸钠溶液、1 mL甲醇、0.2 mL样品溶液,混匀后放入测量池中,开始测量。在第10秒时注入0.6 mL体积分数30%双氧水启动反应
  • 每个样品重复测量6次,取平均值作为计算结果

结果与讨论

蛇油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学功能的PUFAs

蛇油中游离脂肪酸含量最多的是十六碳的棕榈酸,其次是十八碳的亚油酸,还有多种值得关注的具有生物功能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PUFA是细胞膜磷脂的主要成分,影响细胞膜的功能。w-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与w-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为8: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合理比值范围(5-10)。

保留时间名称分子式相对含量(%)实际含量(mg/g)
12.02癸酸C₁₀H₂₀O₂0.240.0852
14.64十二烷酸C₁₂H₂₄O₂1.550.541
16.94十四烷酸C₁₄H₂₈O₂2.820.986
18.869-十六碳烯酸C₁₆H₃₀O₂6.362.23
19.08棕榈酸C₁₆H₃₂O₂33.9712.1
20.56亚麻酸C₁₈H₃₀O₂0.120.0456
20.73亚油酸C₁₈H₃₂O₂8.012.81
20.81油酸C₁₈H₃₄O₂36.1812.7
20.99硬脂酸C₁₈H₃₆O₂6.852.40
21.90十九烷酸C₁₉H₃₈O₂0.040.0151
22.19花生四烯酸C₂₀H₃₂O₂1.520.532
22.27EPAC₂₀H₃₀O₂0.45

z_00.jpg

z_01.jpg

z_02.jpg

z_03.jpg

参考文献

  1. 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下册)[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7.1210
  2. 植飞, 郑卫平. 蛇油的研究进展[J]. 蛇志, 2004, 16(1): 67 - 70
  3. 廖萍秦, 惠伯棣. 天然抗氧化剂对单线态氧的淬灭作用[J]. 食品科学, 2005, 31(4): 46 - 49
  4. 庞战军, 周玫, 陈瑗. 自由基医学研究方法[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35 - 4
  5. Reddy B, Manyan H. 相关研究文献[文献具体信息不全,此处保留原文形式], 1986, 46, 3367
Archives QR Code Tip
QR Code for this page
Tipping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