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
快乐

本博客为海南大蟒科技有限公司团队官方博客

MENU

蟒蛇油GC指纹图谱研究

• April 25, 2025 • Read: 64 • 蟒蛇产品

海南大蟒科技有限公司 蟒蛇 缅甸蟒 网纹蟒 黄金蟒 树蟒 黑金网纹蟒 黑钻树蟒 水蚺 绿树蚺 森蚺 蟒蛇皮 蟒蛇油 蟒油 蟒胆 Масло питона Алей пітона Pythonöl Huile de python Питон майы 파이썬 오일 Pythonolja น้ำมันงูหลาม Python yağı Python oil Snake oil Yılan yağı น้ำมันงู Змеиное масло Schlangenöl Huile de serpent Жылан майы ヘビ油 스네이크 오일

蟒蛇油产品:请认准 大蟒海岛龙油东盛弘玉人来 几个商标

[ 摘要] 目的:研究蟒蛇油GC 指纹图谱,为蟒蛇油的行业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以油酸甲酯为内 参照物,采用石英毛细管柱007-225 ( 0.25 Ixm ×30 m ×0.25 mm) ,进样口温度280 oC ,检测器温度280 oC ,载气流速0.8 mL· (min ^{-1}) 分流比20 :1,进样量为1 txL。对24 批蟒蛇油进行研究,采用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 2004A 对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B 对蟒蛇油与棕榈油、花生油、猪油、普通蛇油的 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结果:24 批蟒蛇油样品有9 个共有峰,与蟒蛇油GC 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对比均> 0.998 ,24 批蟒蛇油 样品的参照峰的丰度范围在0.454 —0.493。并采用相似度及参照峰丰度区分了蟒蛇油与棕榈油、花生油、猪油、普通蛇油等 油脂。结论:该方法简便、精密性,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可作为蟒蛇油的质量评价方法。

作者:张仲敏、黄国鑫、易宇阳、石书江、冯学轩、苏子仁、曾惠芳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510006
关键词:蟒蛇油;气相色谱;指纹图谱

蟒蛇油GC指纹图谱研究

一、研究目的

建立蟒蛇油的气相色谱(GC)指纹图谱,为蟒蛇油的质量控制和行业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方法

(一)材料与仪器

  • 材料:24批蟒蛇油(海南东盛弘公司)、对照品(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棕榈油、花生油、猪油、普通蛇油。
  • 仪器:Varian 3900型气相色谱仪、电子分析天平、恒温水浴锅、超声波清洗器等。

(二)色谱条件

项目参数
色谱柱石英毛细管柱007-225(0.25μm×30m×0.25mm)
程序升温起始柱温50℃,保持1min,以60℃/min升至175℃,保持0.5min,再以2℃/min升至180℃,保持10min,最后以30℃/min升至280℃,保持3min
进样口温度280℃
检测器温度280℃(FID)
载气高纯氮气,流速0.8mL·min⁻¹
分流比20:1
进样量1μL

(三)溶液制备

  • 对照品溶液:精密移取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各0.1mL,用石油醚定容至2mL。
  • 供试品溶液:称取0.15g蟒蛇油,经石油醚溶解、NaOH甲醇溶液皂化、水浴反应后,取上清液过滤并稀释。

(四)方法学考察

考察项目结果
精密度连续进样6次,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RSD均<0.1%,相对峰面积RSD均<3.0%
重复性6份样品平行制备,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RSD均<0.3%,相对峰面积RSD均<3.0%
稳定性溶液在0-24h内进样,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RSD均<0.2%,相对峰面积RSD均<3.0%

三、实验结果

(一)共有峰与指纹图谱特征

  • 共有峰:24批蟒蛇油样品中确定9个共有峰,指认其中2个峰分别为油酸甲酯(6号峰,参照峰)、亚油酸甲酯(8号峰)。
  • 相似度:24批样品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0.998,平均0.999,RSD 0.06%。
  • 参照峰丰度:参照峰(油酸甲酯)丰度范围0.454-0.493。

(二)与其他油脂的区分

油脂种类相似度参照峰丰度区分特征
蟒蛇油>0.9980.454-0.493相似度高,参照峰丰度在此范围内
棕榈油0.9570.429相似度<0.980,参照峰丰度<0.440
花生油0.9600.436相似度<0.980,参照峰丰度<0.440
猪油0.9780.397相似度<0.980,参照峰丰度<0.440
普通蛇油0.9790.360相似度<0.980,参照峰丰度<0.440

四、结论

  • 方法优势:建立的GC指纹图谱方法简便、精密、稳定,重复性良好,可作为蟒蛇油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 鉴别指标:通过相似度(>0.998)和参照峰丰度(0.454-0.493)可准确区分蟒蛇油与其他油脂(如棕榈油、花生油、猪油、普通蛇油),为蟒蛇油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 应用价值:该研究为蟒蛇油的标准化生产、临床应用及相关产品开发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推动蟒蛇资源的合理利用。

蟒蛇油为蟒科动物蟒蛇的脂肪。《本草纲目拾遗》又叫蟒油,《调疾饮食辨》称为蚺蛇油。蟒蛇油 味甘,性平,祛风、解毒、清热润肤,主治风毒癞疾、漏 疮、冻疮、烫火伤、皮肤皲裂等皮肤疾患¨ 。现代 研究发现,蟒蛇油还有延缓皮肤衰老 、抗炎、抗过 敏、止痒等 良好的药理作用。

1989 年蟒蛇被列为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蟒蛇全身是宝 ,为应对市场的需求,我国先后在 广西、云南等地对蟒蛇进行人工养殖 ,均未成功。

直到发现海南省地理环境和气候更适合蟒蛇的养 殖,并逐渐形成了规模化的蟒蛇人工养殖。因此,大 量的蟒蛇油可为中药行业源源不断地提供较好的 原料。

海南东盛弘公司是国家批准养殖蟒蛇的厂家之一。 由于我国气候和环境等原因,海南东盛弘公司主要养殖物种为缅甸蟒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 目前蟒蛇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至今蟒蛇油还没 有准确的质量标准。本研究随机选取了缅甸蟒不同 个体的油脂24 批,采用Gc 指纹图谱法⋯ ,成功地 将蟒蛇油与其他油脂区分开来,并且将掺杂蟒蛇油 检出。本研究收集了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为全 面控制蟒蛇油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1 材料

Varian.3900 型气相色谱仪( FID Detector ) ,V a ria n S tar C hrom atography W ork sta tion Ve rsion 6 .0数据处理系统,Sartorius BPll0S 型分析天平,AB204-N 型电子分析天平( 海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 HWS24 型电热恒温水浴锅,KQ5200A 型数控超声 波清洗器(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对照品油酸甲酯( 批号1360929 50208074 ) ,亚油 酸甲酯( 批号1346150 41408270 ) 均购自Fluka 公司。氮气为高纯氮、氢气和空气均购自广东华明经营 商行,石油醚( 6O ~90 oC ) 、甲醇、氢氧化钠均为分 析纯。蟒蛇油( 编号S1 ~$24 ) ,由海南东盛弘公司提 供;棕榈油、花生油、猪油、普通蛇油,购自鸿泰油脂贸易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 采用石英毛细管柱 007-225 (0.25 m ×30 m ×0.25 mm) 。程序升温 ( 起始柱温50 ℃,保持1 min,以每分钟60 ℃升温至 175 ℃,保持0.5 min,再以每分钟2 ℃升温至180 oC , 保持10 min,最后以每分钟30 cI=升温至280 ℃,保 持3 min) 。进样口温度280 ℃,检测器温度280 ℃, 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速 (0.8 ~mL \cdot min^{-1}) ,分流比20:1, 进样量1 L。理论塔板数以油酸甲酯计不低于15 0 0 0 。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移取油酸甲酯、亚油 酸甲酯各0.1 mL,至2 mL 量瓶中,用石油醚稀释至 刻度,摇匀,即得对照品混合溶液。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样品0.15 g,置 具塞试管中,加5 mL 石油醚,摇匀后,加入0.5 mol · (L^{-1}) 的 (CH_{3} OH-NaOH) 溶液2mL,摇匀,置50℃水浴锅中,恒温水浴30 min,取出,静置10 min。取上清 液0.2 mL,过0.45 m 微孔滤膜,至2 mL 量瓶中, 用石油醚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2.4 方法学考察

2.4.1 精密度试验 取1 号样品,按2.3 项下的方 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 中所述色谱条件,连续进 样6 次,记录其色谱图。以6 号峰为参照峰,各共有 峰相对保留时间 (RSD 均<0.1\%) ,相对峰面积的 (RSD 均<3.0\%) ,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2.4.2 重复性试验 取1 号样品,精密称取6 份, 按2.3 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 中所述 色谱条件进样分析,以6 号峰为参照峰,各共有峰相 对保留时间 (RSD 均<0.3\%) ,相对峰面积的RSD (均<3.0\%) ,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2.4.3 稳定性试验 取1 号样品,按2.3 项下的方 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 ,2 ,4 ,8 ,l2 ,24 h 按2.1 中所述色谱条件进样分析,以6 号峰为参照峰,各共 有峰相对保留时间 (RSD 均 <0.2 \%) ,相对峰面积的 (RSD 均<3.0\%) ,表明该样品溶液在24h内稳定。

2.5 蟒蛇油GC 特征图谱中的特征峰 以24 批蟒 蛇油为研究对象,按2.3 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 液,按2.1 中所述色谱条件进样分析,以油酸甲酯为 内参照物,对保留时间5 ~18 min 的色谱峰进行分 析。确定了9 个共有峰,指认了2 个色谱峰,分别是 油酸甲酯( 6 号峰) 、亚油酸甲酯( 8 号峰) ,色谱图见 图1。

2025-04-25T03:14:03.png
图1 蟒蛇油G C 特征图谱

确定油酸甲酯( 6 号峰) 为参照峰并标为( S) , 各特征峰的保留时间与参照峰相比较,各特征峰的 保留面积与参照峰相比较,计算各特征峰的相对保 留时间和相对保留面积,结果见表1,2 。

2.6 蟒蛇油特征图谱的分析 对24 批蟒蛇油进行 特征图谱测定,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公布的中药色 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 2004A 版) 建立 共有模式和生成对照图谱,见图2。利用该软件计 算相似度 ,结果见表3 ,计算24 批蟒蛇油参照峰 丰度,结果见表4 。

表124批蟒蛇油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
No. 1 2 3 4 峰号 5 6 7 8 9
1 0.434 0.618 0.632 0.642 0.974 1.000 1.007 1.038 1.073
2 0.434 0.619 0.633 0.642 0.976 1.000 1.006 1,036 1.071
3 0.433 0.618 0.632 0.641 0.975 1.000 1.006 1.035 1.070
4 0.433 0.619 0.632 0.641 0.976 1.000 1.006 1.035 1.069
5 0.433 0.618 0.631 0.641 0.975 1.000 1.005 1.034 1.068
6 0.433 0.618 0.631 0.641 0.975 1.000 1.005 1.035 1.070
7 0.434 0.619 0.633 0.642 0.976 1.000 1.006 1.036 1.071
8 0.434 0.618 0.633 0.642 0.974 1.000 1.006 1.037 1.071
9 0.434 0.618 0.632 0.642 0.975 1.000 1.006 1.035 1.070
10 0.434 0.618 0.632 0.641 0.975 1.000 1.006 1.036 1.071
11 0.434 0.618 0.632 0.642 0.975 1.000 1.006 1.036 1.070
12 0.434 0.618 0.632 0.642 0.974 1.000 1.007 1.037 1.072
13 0.435 0.619 0.633 0.643 0.975 1.000 1.007 1.037 1.072
14 0.434 0.618 0.632 0.642 0.974 1.000 1.006 1.036 1.071
15 0.435 0.619 0.632 0.642 0.974 1.000 1.006 1.037 1.071
16 0.434 0.619 0.632 0.642 0.976 1.000 1.006 1.036 1.070
17 0.433 0.619 0.632 0.641 0.976 1.000 1.005 1.035 1.069
18 0.434 0.619 0.632 0.642 0.976 1.000 1.006 1.036 1.071
19 0.434 0.618 0.632 0.642 0.974 1.000 1.006 1.036 1.071
20 0.434 0.618 0.632 0.641 0.974 1.000 1.006 1.036 1.071
21 0.435 0.619 0.633 0.643 0.975 1.000 1.007 1.037 1.072
22 0.434 0.618 0.632 0.642 0.976 1.000 1.006 1.035 1.070
23 0.434 0.618 0.632 0.642 0.974 1.000 1.006 1.037 1.071
24 0.433 0.618 0.631 0.641 0.975 1.000 1.005 1.034 1.068
均值 0.434 0.618 0.632 0.642 0.975 1.000 1.006 1.036 1.071
RSD/% 0.123 0.080 0.092 0.095 0.083 0.000 0.059 0.098 0.114

表224批蟒蛇油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
No. 1 2 3 4 峰号 5 6 7 8 9
1.000
0 .OO9
0 .2 8 0
O.0 38
0 .5 0 0
O.0
0 .15 8
1.000
1.000
0 .0 84
0 .03 0
l
0 .0 0 4
0 .02 6
0 .0
0 .02 7
0 .14 4
0 .0 84
1.000
1.000
0 .24 6
0 .4 9 9
2
0 .0 10
0 .24 8
0 .02 5
0 .4 8 9
0 .0 86
1.000
1.000
0 .14 2
0 .0
3
0 .02 3
0 .5 4 7
0 .03 0
0 .0 89
0 .0 33
1.000
0 .0 0 9
0 .2 7 8
5 8
0 .O
4
0 .4 9 2
0 .0 84
0 .0 25
0 .0 l 0
0 .0
0 .2 4 7
4 3
0 .02 7
5
0 .02 6
0 .0 84
0 .4 9 9
1.000
0 .2 4 6
0 .0 l O
4 4
0 .0 27
0 .00 4
6
0 .0 27
1.000
0 .14 2
0 .0 1O
0 .02 4
0 .00 5
0 .4 7 8
0 .0 8 2
0 .2 4 8
7
0 .0 89
0 .5 4 7
0 .0 30
0 .0 33
1.000
0 .0 13
8
0 .00 9
0 .2 7 8
0 .15 8
0 .4 6 8
9
0 .2 4 7
0 .0 26
0 .00 6
0 .0 2 3
0 .14 3
0 .0 80
0 .0 0 9
0 .14 2
0 .0 8 2
0 .0 2 7
0 .2 4 8
0 .0 24
0 .4 6 7
0 .0 10
10
1.000
0 .0 10
1l
0 .4 7 6
O.14 3
O.0 10
0 .0 8 2
0 .2 5 0
0 .0 2 6
1.000
0 .0 l 0
0 .0 26
0 .0 2 7
l 2
O .5 1O
0 .0 3 5
0 .2 8 3
0 .0 l 1
0 .0 09
0 .0 8 6
0 .15 9
1.000
0 .2 8 2
0 .0 2 6
0 .15 6
l 3
0 .0 1 3
0 .5 0 4
0 .0 3 7
O.0 09
0 .0 8 4
0 .2 4 9
0 .4 7 0
0 .0 l 0
O .0 8 1
0 .0 2 3
0 .O10
0 .0 2 6
14
0 .14 4
O .O3 6
0 .5 l O
0 .15 7
1,000
15
O.O1 3
0 .0 2 6
0 .28 2
0 .0 8 5
0 .0 0 9

No.###
$1$$2$$3$$4$$5$$6$$7$$8$$9$
$16$0.0280.5110.0130.0850.1561.0000.0350.2820.009
$17$0.0290.5360.0140.0890.1551.0000.0340.2800.009
$18$0.0250.4950.0110.0810.1671.0000.0350.2930.009
$19$0.0260.5160.0130.0840.1611.0000.0360.2820.009
$20$0.0250.5020.0120.0830.1571.0000.0350.2830.009
$21$0.0270.5100.0130.0840.1661.0000.0360.2840.008
$22$0.0230.4710.0090.0800.1431.0000.0260.2490.010
$23$0.0230.4760.0100.0810.1451.0000.0270.2480.010
$24$0.0250.4790.0090.0820.1431.0000.0240.2490.010
$ 均值 $0.0260.4960.0110.0840.1511.0000.0310.2650.009
RSD/%0.0474.205.902.406.000.0003.906.805.30

2025-04-25T03:16:01.png
图2 24 批蟒蛇油的叠加G C 指纹图谱( a ) 和对照图谱(b )

表3 24 批蟒蛇油样品的相似度

No.相似度No.相似度No.相似度No.相似度
S l1 .0 o os 71 .0 0 0S l 30 .9 9 9S 191 .0 0 0
S 21 .0 0 0S 81 .0 0 0S 141.0 0 0$ 2 01 .00 0
S 31 .00 0S 91 .0 0 0S 151.0 0 0S 2 10 .9 9 9
S41 .0 0 0S l 01 .0 0 0S l 61.0 0 0$ 2 21 .0 0 0
S51 .0 0 0S l 11 .0 0 0S l 71.0 0 0$ 2 31 .00 0
S61 .0 0 0S 121 .0 0 0S 181.0 0 0$ 2 40 .99 9

实验结果显示:24 批蟒蛇油样品GC 指纹图谱 与蟒蛇油GC 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 0.998 ,平均为0.999 ,RSD 0.06%;24 批蟒蛇油样品的参照峰 的丰度范围在0.454 ~0.493。

表4 24 批蟒蛇油参照峰的丰度

No .参照峰 丰度NO.参照峰 丰度No .参照峰 丰度NO.参照峰 丰度
S 10 .4 6 2S 70 .4 92S l 30 .4 7 0S 190 .4 6 9
s20 .4 8 2S 80 .4 7 3S 1 40 .4 9 2$2 00 .4 7 3
S30 .4 7 7S 90 .4 99S l 50 .4 7 0S2 l0 .4 65
S40 .4 5 4S 100 .4 8 lS 1 60 .4 6 8$2 20 .4 9 3
S50 .4 8 4S 110 .4 87S l 70 .4 6 1$2 30 .4 92
S60 .4 8 6S 120 .4 6 3S 1 80 .4 6 9$2 40 .4 76

2 .7 应用
2.7.1 蟒蛇油与其他油脂的区别 蟒蛇油属于油 脂类,在生产销售过程中可能与花生油、棕榈油、猪 油、普通蛇油等油脂混杂。为了与其他油脂区别,本 研究对4 种其他油脂— — 花生油、棕榈油、猪油、普 通蛇油进行指纹图谱测定。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公 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 2004B 版)建立共有模式,见图 (3 。) 利用该软件计算其他油 脂与蟒蛇油GC 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结果见表5 ; 计算其他油脂参照峰的丰度,结果见表6。

2025-04-25T03:17:43.png
图3 其他油脂G C 指纹图谱

结果显示,其他油脂与蟒蛇油GC 对照指纹图 谱比较,花生油、棕榈油、猪油、普通蛇油的相似度在 0.954~0.977, (均<0.980) ;参照峰的丰度也均< 0.440 ,不在0.454 ~0.493。因此,可以通过相似度 和参照峰丰度,快速准确地将蟒蛇油与其他油脂加 以区分。

表5 其他油脂的相似度

样品相似度样品相似度
花生油0 .960猪油0.978
棕榈油0 .957普通蛇油0.979

表6 其他油脂参照峰的丰度

样品参照峰丰度样品参照峰丰度
花生油0.436猪油0 .397
棕榈油0.429普通蛇油0 .360

3 讨论

蟒蛇油所含脂肪酸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棕榈 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三烯 酸、二十碳二烯酸、二十二碳四烯酸等¨ ,并且与 其他动植物油脂组成极为相似。虽然各组分所占的 比例稍有差别,但很难通过脂肪酸种类和各脂肪酸 的含量将蟒蛇油与其他动植物油脂加以区别。因 此,本研究采用GC 特征图谱法鉴别蟒蛇油。

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 相色谱分析法 ,因此,采用GC 法可准确地反应 蟒蛇油脂肪酸的种类与其相对比例,以便于寻找蟒 蛇油指纹图谱的特征所在。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 相似度评价软件对24 批蟒蛇油样品指纹图谱进行 整理分析,得到9 个共有峰,蟒蛇油的相似度均> 0.998 ,参照峰丰度在0.454 ~0.493 ,获得了鉴别样 品真伪的指标。

[参考 文献 ]
[4] 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 《中华本 草》编 委会 .中华 本草.第
26卷 [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408.
[2] 植 飞 ,郑 卫平.蛇 油 的研究 进 展 [J].蛇 志 ,2004,16
(1):67.
[3] 任 薇 ,龙 彦 纲 ,黄 国 鑫 ,等 .精 制 蟒 蛇 油 延 缓 皮 肤 衰
老的实验研 究 [J].广州 中医 药 大学 学报 ,2011,28
(3):253.
[4] 黄 国鑫 ,任薇 ,武文 ,等 .精制蟒 蛇油抗炎抗 过敏止 痒
作用的实验研 究[J].新 中医 ,2010,42(12):119.
[5] 武 文 ,陈 志维 ,卢小 凤 ,等.蟒 蛇 的药用 价 值 [J].蛇
志 ,2010,22(2):145.
[6] 刘曼红 ,王木 会 ,陈艳霞 ,等.缅 甸蟒 的人 工饲养 与繁
殖 [J].野生动物 ,2010,31(6):319.
[7] 刘强 ,周莉 玲 ,刘 莉.论 “中药 皮肤 药 动 学”的构 建
[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17(5):242.
[8] 周春玲 ,陈晓辉 ,毕开顺.GC法测定鸦 胆子 中油 酸与
亚油酸 的含量 [J].药物分析 杂志 ,2006,26(7):996.
[9] 于双 慧,陈 晓辉 ,毕 开顺 .GC法测 定 荜 澄茄 中棕 榈
酸、油酸与亚油 酸 的含量 [J].药 物分 析杂 志 ,2008,
28(12):1485.
[10] 蔡冰 ,陈钢 ,温露 ,等 .鸦胆 子油微囊 中油酸与 亚油酸
含量 的气相色谱法测定 [J].时珍 国 医国药 ,2011,22
(5):1057.
[11] 卢淑君 ,杨燕云 ,许亮 ,等.气 相色谱 法测定牛 蒡子脂
肪油中 3种脂肪酸 含量 [J].中国实验方 剂学杂 志 ,
2011,17(20):56.
[12] 韩娜 ,赵建 邦 ,宋平顺 .气 相色谱 法测 定火 麻仁 中亚
油酸及 .亚麻酸 [J].中国实验方剂学 杂志 ,2011,17
(3):83.
[13] 张志锋 ,刘圆 ,吴春蕾 .GC法测定 中药红 曲中油酸 和
亚油酸的含 量 [J].中 国实 验方 剂 学杂 志 ,2010,16
(2):23.
[14] 詹雪艳 ,史新元 ,段 天璇 ,等 .色谱 指纹 图谱相 似度方
法的研究 进展 [J].中国 实验 方 剂学 杂 志 ,2011,17
(2):248.
[15] 孙陪东 ,马樱 .蛇油挥发 性成分分 析和脱 星 [J].分 析
实 验 室 ,2007,26(11):74.
[16] 赵静 ,陈琦 ,张立岭 ,等.缅甸蟒脂肪 酸分析 [J].四川I
动物 ,2009,28(6):899.
[17] 何佩雯 ,赵海誉 ,杜钢.气相 色谱 技术 在 中药 农药 残
留检测 中的应用 [J].中国实验方 剂学杂 志 ,2010,16
(2):127.
[18] 中华人 民共 和国 国家 质量 监督检 疫 总局 ,中国国 家
标准化委员会.动植 物油 脂脂 肪酸 甲酯 的气相 色谱
分 析 [S].1998:GB/T17377—2008.

gc_00.jpg

gc_01.jpg

gc_02.jpg

gc_03.jpg

gc_04.jpg

Archives QR Code Tip
QR Code for this page
Tipping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