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蟒养殖的缅甸蟒
缅甸蟒(学名:Python bivittatus)也有人称为缅甸岩蟒,又叫南蛇、琴蛇、双带蚺,是蛇亚目蟒科蟒属亚洲岩蟒的亚种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种蛇类之一。它是东南亚地区的本土品种,多居于热带雨林里。在一些接近水源的地方较容易接触到它们,有时也会出没于树木上。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记载,此前最长的一条缅甸蟒长9.75米。但是大部分的个体多在五米以内。
缅甸蟒(学名:Python bivittatus)也有人称为缅甸岩蟒,又叫南蛇、琴蛇、双带蚺,是蛇亚目蟒科蟒属亚洲岩蟒的亚种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种蛇类之一。它是东南亚地区的本土品种,多居于热带雨林里。在一些接近水源的地方较容易接触到它们,有时也会出没于树木上。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记载,此前最长的一条缅甸蟒长9.75米。但是大部分的个体多在五米以内。
这是2018年春节年会的时候拍摄的视频,这是我们在我们公司海南文昌蟒蛇养殖基地与我们自已繁育孵化出来的小蟒蛇亲密接触,我们的口号是从事蟒蛇行业,我们必须自己要了解蟒蛇。
黄金蟒(学名:Python bivittatus)为脊索动物门,是缅甸蟒蛇的白化突变种,是一种十分稀少的变异品种。黄金蟒的成体可以长到约7米长。在野外的黄金蟒如果有机会与另一条黄金蟒交配,就会将它独特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但是这种几率十分小,因而黄金蟒十分难得。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北部。
柏氏树蟒又名黑钻树蟒、波氏莫瑞蟒,是仅分布于新几内亚的特有品种。栖息于高达海拔2000公尺以上的山区雨林、草地、林地或沼泽地中。通常喜欢栖息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是一种夜行性而有树栖倾向的蛇类。
体长:180~240cm。这种全身泛著晕光的蓝黑色中型蟒蛇非常漂亮,全长约1.8公尺,最大可达2.4公尺,具有宽阔的头部与身体,大眼睛中有著垂直瞳孔,其喉部与颈部呈乳白色的斜纹,唇部则有黑白相间如琴键般的短条纹,这些特征都让它与其他蟒蛇比起来显得很与众不同;其幼蛇体色为红褐色。
是一种较为温驯的蟒蛇,但也是一种饲养难度颇高的蟒蛇,因为本种的其栖息地在海拔2000公尺以上,如果人工饲养的话,温度不可太高,不可超过摄氏25度,而且环境溼度要维持在75~80%以上,在台湾夏季必须非常注意温度问题。当然,人工繁殖的机率则更低。